Sunday, February 21, 2010

高高症

三高症
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

四高症
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血症

五高症
高体重、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血症


六高一低
高负荷、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体重、免疫功能低

Labels:

Wednesday, June 24, 2009

三伏貼的源流與功效

三伏貼療法,源於清朝,又名天灸。
清代張潞的張氏醫通: [白芥子塗法]
『諸氣門下‧喘。冷哮灸肺俞、膏肓、天突有未有不應。
夏月三伏中用白芥子塗法往往獲效。
方用白芥子淨末一兩、延胡索一兩,甘遂、細辛各半兩,共為細末入麝香半錢,杵勻,薑汁調。
塗肺俞、膏肓、百勞等穴,塗後麻冒疼痛,切勿便去,候三柱香足,方可去之。十日後塗一次,如此三次病根去矣。


萬芳醫院
穴位: 大椎、肺俞、脾俞、定喘、膏肓。
藥物: 白芥子、細辛、甘遂、仙茅各一份,將其烘乾研成細末,加薑汁調成小丸子。
時間:貼在穴上 6 到 8 小時。

ㄧ般診所醫院
穴位: 大肺俞、心俞、膈俞。
藥物:延胡、細辛、麝香、白芥子、甘遂(、蘄艾)等中藥磨粉後,薑汁糊丸。
時間:貼在穴上 6 到 8 小時。

Labels:

胡乃文:三伏天

【三伏天】

最近幾年,民眾們常見許多醫院寄送的「三伏貼」廣告,它究竟是什麼呢?

必須從中醫的理論來談這個事情。有的中醫認為人有寒 像的病情,可用「春夏養陽,冬病夏治」的方式調整體質。於是,在一年中最熱的時候來養護陽氣,是最容易實行的。一年之中,最熱的時候是「三伏」。

「三伏」是中國道家的一種氣象學的名詞,它指的是,一年裡的熱氣最盛之時的日子。一年之中,並非太陽直照的時候最熱,而是當伏藏於地裡面的熱氣大量累積,累積多了時就反射到地面來,這時的熱,反而最熱。

中國人常用天干和地支紀「年、月、日、時」。天干有「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個,地支有「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個。中國的一年,有二十四個節氣,夏至是太陽行經北迴歸線之時,是太陽直照北半球的時候。夏至之後的第三個庚日,是伏藏在地裡的熱氣,累積到最旺的一天,稱為「初伏」或叫「入伏」,第四個庚日,是「二伏」,到立秋(進入秋天的日子)後的第一個庚日,即是「三伏」。這三個「伏日」是一年中最熱的三天,叫做「三伏日」。

2007的夏至是6月22日,從這天數起,第三個庚日是7月15日,為「初伏」,數到第四個庚日是7月25日,為「二伏」,今年的立秋是8月8日,立秋後第一個庚日是8月14日,為「三伏」。

基本上,這三個「伏日」是一年裡面最熱的三天,有的醫生就想到了,這三天也許就是屬於最「陽」的日子,於是,想到把「春夏養陽,冬病夏治」在此運用。可能「三伏貼」就是這樣給推廣了來的。

【三伏貼貼什麼】

中醫學有個詞,叫「上工治未病」,就是說,好的醫生,讓人根本不生病。這不難,只要將人的體質調整好,就不容易生病了。

這個概念,就是讓人免疫力增強,達到一個平衡。於是,外來的病源對身體反應不會太強,也不會不反應,就不致於容易生病。其實,增強免疫力,達到平衡並不是太難的,食物、運動、睡眠,吃喝拉撒睡各個方面,都正常了,再自我調適壓力,體質自然就調整好了。

如果不能做到這種自我調整呢?利用三個「伏日」!

2007年的7月15日,7月25日,8月14日,這三個「伏日」,可以貼一種草藥所製成的藥膏,有點像民間拔膿所使用那種「吊膏」之類的東西,貼在肺俞、腎俞、大杼、風門、膏肓之類跟心、肺、腎有關的穴道,另外再貼與脾有關的脾俞穴。貼幾個鐘頭之後撕去,等下一次的伏日,再貼一次。在三個伏日共貼三次,就叫作「三伏貼」。

這種草藥貼膏,都屬治療肺、脾、腎有關的藥物,再加上一些能走竄的藥物,例如麝香、冰片之類的。

貼藥治療法的原始出處,可能和吳師機著作的一本書,叫作《理瀹駢文》有關。書中記載了許多外治方法,用特製膏藥貼於特殊穴道,可以達到:使用很少量的藥物而獲得很好的療效。《理瀹駢文》並沒有「三伏日」貼穴法。

《理瀹駢文》很有系統的介紹貼藥治病,應該是第一本這類的書。書中有許多好用的貼藥治病方,筆者建議您,可以試試這本書裡面所舉的幫助治咳嗽、哮喘等的藥膏貼穴法,也許能在任何時間都獲益於貼穴治療。

《理瀹駢文》書中還介紹了「治感冒之三法」,云:「三法,一避風、二靜臥、三耐餓。感冒輕症,不可輕服藥發汗,恐不得其宜,則惟洩其氣而虛,變生他症,故有此三法。」

前面已經提到,醫生治病最好的方法就是,根本讓人不生病。「三伏貼藥」固然是屬良法,如果謹守以上治感冒三法,也許完全不必使用貼藥,更不必吃藥,不是更接近完美了?

Labels:

三伏

from: 谷万里
每個人都要經歷炎熱的“三伏”天,但有相當一部分人都不知道“三伏”是如何確定的,還有一些人甚至把“三伏”與“小暑”、“大暑”混為一談。

“三伏”既不是以農曆(即以月相曆法)為基準,也不是以西曆(即西洋曆法)為基準,而是根據中國古代夏朝制定的干支紀年、紀月、紀日、紀時的曆法“夏曆”來確定的。

從夏至開始,依照干支紀日的排列,第三個庚日為初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為末伏。每個庚日之間相隔十天,從初伏到中伏的時間為十天,末伏也是十天;中伏可能十天,也可能二十天:當夏至與立秋之間出現四個庚日時中伏為十天,出現五個庚日則為二十天。

2009年三伏時間:
初伏:2009年7月14日--7月23日
中伏:2009年7月24日--8月12日
末伏:2009年8月13日--8月22日

根據中醫學“天人合一,天人相應”的理論,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為炎熱的時期,也是人體陽氣最為旺盛的時候,此時氣血趨於機表,皮膚鬆弛,毛孔開張,有利於藥物的滲透,有助於邪氣的外驅,因此在三伏天裏運用特配的中藥敷貼於特定的穴位,刺激經絡,通過經絡的循行和氣血的輸送可將藥物直達病所,達到治病的目的。另外,本療法在治病的同時可調動人體陽氣,鼓舞正氣,從而大大提高人體免疫力,共奏治病、強身的雙重功效!
三伏貼的適應症:

1、呼吸系統疾病:哮喘、慢性支氣管炎、過敏性鼻炎、體虛容易感冒。
2、消化系統疾病:慢性胃炎胃潰瘍引起的胃脹、胃酸、胃痛等,胃腸功能紊亂,慢性腹瀉 。
3、婦產科疾病:痛經、產後頭痛、產後風等寒症。
4、其他:痹證、風濕類風濕引起的各種頸、肩、腰腿痛。
5、四肢寒涼怕冷,免疫低下。

以上疾病均是冬季易得或易加重的疾病,因此“不治已病治未病”在疾病尚未發作之前提前治療,可以減少發病頻率,減輕發病症狀,以達到更好的療效。


採取加強貼敷的治療方案:

2009年 "冬病夏治三伏貼"具體時間:上午8:00~下午5:30
第一次:2009年7月04號(週六)~06(週一) 伏前加強
第二次:2009年7月14號(週二)~16(週四) 初 伏
第三次:2009年7月24號(週五)~26(周日) 中 伏
第四次:2009年8月03號(週一)~05(週三) 中伏加強
第五次:2009年8月13日(週四)~15(週六) 末 伏

一般每次兒童2-4小時,成人2-8小時,根據個人體質或對經絡和穴位的敏感度不同而時間各異。連續貼敷效果最佳。
注意事項:
1、 三伏貼療法對時間有一定要求,根據中醫理論每伏第一天是開穴的日子,此時敷貼效果最佳。但是也不必拘泥,整個伏天都可收到滿意療效。
2、敷貼對象:2歲以上兒童及成年人。
3、禁忌人群:孕婦、1歲以下兒童、敷貼局部有破損者不宜敷貼;疾病發作期:如正在發燒,咳喘等
4、貼敷期間忌食生冷,辛辣,油膩,忌食海鮮,避免電扇直吹或溫度過低的空調房間久待。
5、貼藥後,部分患者局部可能出現麻木、溫、熱、癢、針刺、疼痛等感覺,屬於藥物吸收的正常反應,大多可以忍受。如果上述感覺特別劇烈,達到了難以忍受的程度,須及時取下藥物,並用清水沖洗局部。

Labels:

三伏貼就是在三伏天

(即初伏天、中伏天、末伏天,初伏天為夏至後第三個庚日,第四個庚日為中伏天,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為末伏天)
這三天裡,在我們背部一些治療哮喘的穴位上,貼上化痰定喘的中藥,以減緩氣喘的發作,
通常每年於每伏天各貼一次,連續貼三年,對於常年受氣喘病所苦的病患,就能有所改善。

「中藥伏貼」是趁夏季疾病緩解期時,對患者治療的一種方法,
是根據「冬病夏治」的治療原則而來,
在三伏日時將「益元膏」貼於背部的特定穴位。
益元膏作法取白芥子、元胡、甘遂、細辛、麝香 等研成細末,
用薑汁調成膏狀備用。

將益元膏分鋪在六塊直徑約五公分的蠟紙或玻璃紙上,
貼於背部肺俞、心俞、膈俞穴,再用膠布固定。
這種方法在夏天的初伏、中伏、末伏各貼一次,每次貼4~6小時,
時間不宜過長,以免皮膚受傷,
每三次為一個療程,每年一到夏天就貼,連續貼3~5年。
本診所已有多年的治療經驗,經由北京廣安門醫院臨床證實,
對過敏氣喘的患者85%以上有不同程度的使感冒減少,咳喘、咳痰
減輕,並增強抗病能力。



-----------------------------

每天都可以貼的不是中醫的"三伏貼",因為據我的觀察"三伏天"是有季節性的,據萬年曆上所查到的
夏至後第三個庚日為「初伏」
---94年(國曆7/15<農曆6/10>)
---95年(國曆7/20<農曆6/25>)
---96年(國曆7/15<農曆6/2>)

夏至後第四個庚日為「中伏」
---94年(國曆7/25<農曆6/20>)
---95年(國曆7/30<農曆7/6>)
---96年(國曆7/25<農曆6/12>)

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為「末伏」
---94年(國曆8/14<農曆7/10>)
---95年(國曆8/9<農曆7/16>)
---96年(國曆8/14<農曆7/2>)


中醫是一門"時間醫學",這部份如你有空可至重慶南路那幾家中醫書店參考經絡學說方面的書籍
如"子午流注與氣功健身"---

也是一門"天人合一"的醫學

這些在中醫的經典著作"黃帝內經"中到處都有蹤跡可尋如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以下是網上找來的引述---不好意思東拼西湊的把原出處給遺漏了---敬請原出帖者見諒---


中醫認為天人是合一的,「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炎熱、陽氣最旺的日子,加上人體陽氣旺盛皮膚
腠理完全開泄,藥物最容易由皮膚滲入穴位經絡直達病處,達到扶正祛邪的效果。
由於氣喘、過敏性鼻炎等病在肺(呼吸系統),配五行屬金,故於夏至後的炎熱季節,選擇
屬金之『庚』日或『辛』,每隔十日,連續三次於特定穴位用一些辛溫、溫陽、逐痰、祛寒的
中藥進行穴位敷貼,經由經絡氣血直達病處,達到扶正祛邪的效果。
所謂「冬病夏治」,在夏季治療秋冬易發之呼吸系統疾病,可達到最好的效果。
研究報告指出,依此法連續三年,對氣喘及過敏性鼻炎的療效非常好。


早在二千多年前,中醫就提出了“天人相應”的理論,認為人與自然界是一個相互統一的整體,
自然界的變化可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人體,機體也相應地產生反應。
防治疾病時順應天氣和時節的變化,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即
所謂的“子午流注、適時開穴”
理論。
冬天容易發生的疾病可以在夏天防治,在夏天易於滋生的疾病也可以在冬天防治,即
“冬病夏治、夏病冬防”。


中醫與時間生物醫學

人和一切生物都有生物節律,這是生命在長期進化過程中適應於自然界的一種表現,中醫把
這種現象稱為“天人合一”。
研究生物節律與醫學關係有重要意義,它將深刻改變現代醫學的面貌。
而中醫理論早就十分重視生物節律與醫學的診斷和治療的關係,這主要體現在中醫用干支記時的
“子午流注”方法,
來掌握疾病發生的規律,以及作為治療用藥指導上。

在《靈樞順氣一日分為四時篇》中說:“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晝安,夕加夜甚------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是氣之常也,人亦應之,以一日分為四時,
朝則為春,日中為夏,日入為秋,夜半為冬。
朝則人氣始生,病氣衰,故旦慧;日中人氣長,長則勝邪,故安;
夕則人氣始衰,邪氣始生,故加;夜半人氣入臟,邪氣獨居於身,
故甚也。”
張仲景在《傷寒論》、《金匱要略》中也敍述了這樣觀點:
“呼吸出入,上下於中,因息遊布,津液流通,隨時動作,效象形容,春弦夏洪,秋浮冬沉。”
他同時敍述了六經病的生物節律現象:“凡病欲知何時得,何時愈?

------日中得病半夜愈者,以陽得陰則解也,夜半得病明日日中愈者,以陰得陽解也。”
“太陽病欲解時,從巳至未上;”“陽明病欲解時,從申至戊上;”
“少陽病欲解時,從寅至辰上;”
“太陰病欲解時,從亥至丑上;”“少陰病欲解時,從子至寅上;”
“厥陰病欲解時,從丑至卯上。”
這樣就為六經病的治療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時機。

“子午流注”是根據《內經》中“天人合一”的理論為基礎的,一晝夜,氣行五十周於身,
並根據人體12條經脈流注程式

,以子時一刻乃一陽之生,至午時一刻乃一陰之生,將臟腑配合在陰陽五行天干地支上成為
“子午流注法”,提出按時取穴治療。

“子午流注”取穴法分為兩種,一種是以天干為取穴方法的“納甲法”,
另一種是以地支為取穴方法的“納支法”。中醫常用的多為“納支法”。

在“納支法”理論中,十二經氣血流注順序如下:

肺:寅時(淩晨3-5時)→大腸:卯時(淩晨5-7時)→胃:辰時(7-9時)→脾:巳時(9-11時)
→心:午時(11-13時)→小腸:未時(13-15時)→膀胱:申時(15-17時)→腎:酉時(17-18時)
→心包:戌(19-21時)→三焦:亥時(21-23時)→膽:子時(23-淩晨1時)→肝:丑時(淩晨1-3時)。

Labels:

Sunday, April 26, 2009

五味與交叉作用體驗論

五味與交叉作用體驗論

五味即為 : 酸、苦、甘、辛、鹹(、淡、澀)
“辛散、酸收、甘緩、苦堅、鹹軟。”


五味交叉作用

1. 辛甘化陽
2. 辛苦開降
3. 辛酸散收
4. 辛鹹化痰消結
5. 辛淡滲濕化濁
6. 酸淡解暑
7. 酸甘化陰
8. 酸苦涌泄為陰
9. 酸鹹涌吐風痰
10. 苦甘清臟腑熱
11. 苦鹹泄熱散結
12. 苦淡清熱祛濕
13. 甘淡健脾利濕
14. 鹹甘滋肝息風
15. 鹹淡泄降利水
----------------------------------------------------
五味的本義是指藥物和食物的真實滋味。

《內經》對五味的作用和應用及陰陽五行屬性都做了比較系統的論述,
《本經》不僅明確指出“藥有酸、咸、甘、苦、辛五味”,還以五味配合四氣,共同標明每種藥物的藥性特徵,從而為五味理論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五味和其他一切事物一樣,具有陰陽五行的屬性,《內經》云:“辛甘淡屬陽,酸苦咸屬陰。”《洪範》謂:“酸味屬木、苦味屬火、甘味屬土、辛味屬金、鹹味屬水。”
《素問•藏氣法時論》指出:“指出:“辛散、酸收、甘緩、苦堅、鹹軟。”

五味的作用及主治病證分述如下:

辛,“能散能行”,即具有發散、行氣、行血的作用。一般來講,解表藥、行氣藥、活血藥多具辛味。因此辛味藥多用治表證及氣血阻滯之證。如蘇葉發散風寒、木香行氣除脹、川芎活血化瘀等。此外,《內經》云:“辛以潤之”,就是說辛味藥還有潤養的作用,如款冬花潤肺止咳,菟絲子潤補腎等。大多數辛味藥以行散為功,故“辛潤”之說缺乏代表性。此外,一些具有芳香氣味的藥物往往也標上“辛”,亦稱辛香之氣。這樣,辛就不只與味覺,而且與嗅覺有關了。隨著中外交流的發展,外來香料、香藥不斷輸入。到了宋代,由於香藥盛行,應用範圍日益擴大,對芳香藥物作用的認識也不斷豐富。具有芳香氣味的辛味藥,除有能散、能行的特點之外,還分別具有芳香辟穢,芳香化濕,醒脾開胃,芳香開竅等作用。

甘,“能補能和能緩”,即具有補益、和中、調和藥性和緩急止痛的作用。一般來講,滋養補虛、調和藥性及制止疼痛的藥物多具有甘味。甘味藥多用治正氣虛弱、身體諸痛及調和藥性、中毒解救等幾個方面。如人參大補元氣、熟地滋補精血、飴糖緩急止痛、甘草調和藥性並解藥食中毒等。

酸, “能收能澀”,即具有收斂、固澀的作用。一般固表止汗、斂肺止咳、澀腸止瀉、固精縮尿、固崩止帶的藥物多具有酸味。酸味藥多用治體虛多汗、肺虛久咳、久瀉腸滑、遺精滑精、遺尿尿頻、崩帶不止等證。如五味子固表止汗,烏梅斂肺止咳、五倍子澀腸止瀉、山茱萸澀精止遺以及赤石脂固崩止帶等。

苦,“能泄、能燥、能堅”,即具有清泄火熱、泄降氣逆、通泄大便、燥濕、堅陰(瀉火存陰)等作用。一般來講,清熱瀉火、下氣平喘、降逆止嘔、通利大便、清熱燥濕、苦溫燥濕、瀉火存陰的藥物多具有苦味。苦味藥多用治熱證、火證、喘咳、嘔惡、便秘、濕證、陰虛火旺等證。如黃芩、梔子清熱瀉火,杏仁、葶藶子降氣平喘,半夏、陳皮降逆止嘔,大黃、枳實瀉熱通便,龍膽草、黃連清熱燥濕,蒼術、厚朴苦溫燥濕,知母、黃柏瀉火存陰等。

鹹,“能下、能軟”,即具有瀉下通便、軟堅散結的作用。一般來講,瀉下或潤下通便及軟化堅積、消散結塊的藥物多具有鹹味。鹹味藥多用治大便燥結、瘰鬁痰核、癭瘤、癥瘕痞塊等症。如芒硝瀉熱通便,海藻、牡蠣消瘰散癭,鱉甲、土鼈蟲軟堅消癥等。此外,《素問•宣明五氣篇》還有“鹹走血”之說。腎屬水,鹹入腎,心屬火而主血,鹹主血即以水勝火之意。如大青葉、玄參、紫草、青黛、白薇都具有鹹味,均入血分,同具有清熱涼血解毒之功。《素問•至真要大論》又雲:“五味入謂,各歸所喜攻……鹹先入腎。”故不少入腎經的鹹味藥如紫河車、海狗腎、蛤蚧、龜板、鱉甲等都具有良好的補腎作用。同時為了引藥入腎增強補腎作用,不少藥物如知母、黃柏、杜仲、巴戟天等藥用鹽水炮製也是這個意思。

淡,“能滲、能利”,即具有滲濕利水的作用,故不少利水滲濕的藥物都具有淡味。淡味藥多用治水腫、腳氣、小便不利之證。如薏苡仁、通草、燈心草、茯苓、豬苓、澤瀉等。由於《本經》未提淡味,後世有些醫家主張“淡附于甘”,然淡味與甘味的作用,各具自己的特點,應該分別論述為是。

澀,與酸味藥的作用相似,多用治虛汗、泄瀉、尿頻、遺精、滑精、出血等證(症)。如蓮子固精止帶,禹餘糧澀腸止瀉,烏曲骨收澀止血等。故本草文獻常以酸味代表澀味功效,或與酸味並列,標明藥性。

-----------------------------------

1.辛甘發散為陽: 甘守護中氣,化生津液,助辛發散。 甘能緩辛走散峻烈之性,動靜相濟。

2.辛開苦降 辛多升提性散能開結宣通。 苦多清降下行,能降泄清熱燥濕祛瘀。 二者合用辛開苦降,使清濁各行其道,陰陽並調。 一通一降,一開一泄,通降氣機。〈能分解寒熱,祛痰濕,蘊熱,瘀血〉

3.辛散酸收 散中有收,斂中有宣,相反相成。

4. 辛鹹化痰消結 辛能行能散。 鹹能軟堅散結化痰。 辛輔佐鹹軟堅散結化痰之力。 兩者相輔使腫塊頑痰消散,常用於治療瘰癧、瘿瘤、頑痰。

5.辛淡滲濕化濁 辛行氣化濕。 淡滲濕利水。 欲降先升,氣行則水行,兩者合用治療濕濁痰飲。

6.酸淡解暑 酸能收斂耗散之氣,生津液。 淡能滲濕〈暑必挾濕〉。

7.酸甘化陰 酸主收。 甘主生化滋養。 酸得甘助,陰更能生化。 一斂一滋兩濟其陰。

8.酸苦涌泄為陰 酸收苦降皆為陰的特性。 當某些酸味藥與苦味藥相配伍後,能起到因勢利導,涌吐痰食之作用。 苦酸相配還具清熱瀉火,養陰生津之功。

9.酸鹹涌吐風痰 酸瀉肝斂肝。 鹹軟堅化痰。

10.苦甘清臟腑熱 苦能泄熱而堅陰,泄中有補。 苦能傷脾,甘能補脾。 苦溫燥濕,甘溫益氣 , 苦甘溫 → 健脾益氣祛濕。 苦寒清熱,甘寒養陰 ,苦甘寒 → 養陰清熱。

11.苦鹹泄熱散結 苦清熱燥濕泄下逐瘀。 鹹軟堅散結化痰。 兩者合用泄熱軟堅,攻下瘀熱,化痰散結。

12.苦淡清熱祛濕 苦能燥濕。 苦寒清熱,苦溫助陽化氣行水。 淡能利水滲濕。 苦寒淡燥濕利濕清熱。

13.甘淡健脾利濕 淡味皆附於甘。 淡能滲濕,甘能補脾。

14. 鹹甘滋肝息風 鹹屬水能下行。 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 二者合用能平息陰虛火旺生風之証。

15.鹹淡泄降利水 鹹性趨下。 淡味滲濕。

Labels:

劑量問題的探討

上海中醫藥大學柯雪帆教授,作了系統的總結。李可老醫師:「用古方就必須用古代劑量」。

-- 折算方法,漢代一兩,等於現在15.625克。如果少於此量,就不能治大病! -- 生附子毒性超過制附子5倍以上,一枚大約大者30g,小者15-20g



台灣 : 一斤十六兩 600克, 一兩為37.5克大陸 : 一斤十六兩 500克, 一兩為31.25克

Labels:

Wednesday, April 22, 2009

紅斑性狼瘡原因-心臟受損

紅斑性狼瘡原因-心臟受損,給西醫治療的後果:斑毒攻心最後心腎衰竭 ...
from : http://flyflyk.pixnet.net/blog/post/21551449


[西醫說法]....紅斑性狼瘡SLE是一種異質性的疾病,真正的制病機制仍然未知....
http://life.nthu.edu.tw/~g864256/sle1.htm


[YAHOO知識討論].....紅斑性狼瘡這個病唯有"類固醇"沒有什麼其他的藥物可以控制的好了.......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508042904048


[漢唐中醫]....西醫根本治不好這病,甚至連病因都不知道,當然病人會看錯科,就算是看對科也沒有用,西藥的止痛藥吃多了,腎臟與心臟就完蛋了,結果更壞....
http://www.hantangtcm.org/modules/news/article.php?storyid=54

===================
[漢唐中醫]..............大約九年多前,因全身關節痛,經過檢查,我被西醫診斷為「紅斑性狼瘡」。西醫不知此病的成因,並認為終身無法痊癒,病人必須一輩子吃類固醇和免疫抑制劑才能控制病情。如此恐怖的病名,加上西醫總勸告病人若不吃藥會延誤病情、恐有不測,卻沒提長期服用類固醇及免疫抑制劑所帶來的成癮性、副作用及無法回復的後遺症。無奈的是,病人為減輕疾病所帶來的痛苦與不適,幾乎沒有選擇的餘地..........倪醫師說我的病是因奶水逆流入心造成的,女人的月經是奶水經由心臟下降而成,但我的心臟因打疫苗及吃西藥等原因受損,導致奶水無法無法全部下行進入子宮成為月經,於是過多的奶水回逆入心,因此造成紅斑性狼瘡,而甲狀腺亢進的問題亦源於心臟。......
http://www.hantang.com/chinese/ch_Articles/lupus6.htm


===================

[漢唐中醫].........紅斑性狼瘡...西醫只能給予類固醇之類的藥物控制,一旦病人受到這類西藥控制後,要想恢復正常的機會就很小了.....
http://www.hantang.com/chinese/ch_Articles/lupus5.htm

===================


[漢唐中醫].........西藥廠為了能夠找到借口去賣ㄧ些根本治不好病的藥 ,而去製造出許多新的病名 , 如膽固醇 , 三酸甘油酯 , 紅斑性狼瘡 , 血癌,等等 , 無法ㄧ一列舉出來 , 結果是建立了許多病名 , 把病人嚇到命都去ㄧ半了 , 卻連病是如何得到的也不知道 , 也治不好它 , 反而病人因為吃太多西藥 , 而提前因藥物中毒而死亡.....
http://www.hantang.com/chinese/ch_Articles/facedisease.htm


===================[醫鑰]子宮癌、子宮頸癌、乳癌與紅斑性狼瘡是如何發生的呢?
心臟因消炎而衰弱,心臟衰弱即造成子宮的衰弱,而造成白帶、黃帶、子宮癌、子宮頸癌、乳癌、紅斑性狼瘡之主因如後:
1....月經時感冒,被抗生素消炎傷心臟,經血逆流,循經絡迴流進入心臟,心臟將迴流﹁經血﹂隨血液循環,致身體發斑,即為﹁紅斑性狼瘡﹂之病原。紅斑性狼瘡為心臟受消炎而衰弱,致經血逆流,與經行不止的子宮癌情況剛好相反。紅斑性狼瘡就像麻疹一樣,應盡量升發以排除之,即可痊癒,但今日的醫療,卻用副腎皮質荷爾蒙︵美國仙丹︶將瘀斑逼回心臟,只要皮膚看不見就好了以欺騙病患,造成心臟病,即斑毒攻心,最後造成心、腎衰竭而死亡。紅斑性狼瘡,是心臟被消炎而心虛,致經血逆流入心,隨血液循環而發生,瞭解此點,補心腎,化瘀血,紅斑性狼瘡很快就痊癒。
2墮胎:
3剖腹產:
4結紮、避孕:
5腎虧、敗腎-營養的流失
6生產後,惡露未能及時排出7行房事時吹冷氣、電扇
8憂思過度傷心脾 行房事即出血不止
9月經要停經(今稱更年期)
10年老氣衰
詳全文http://www.kocm.com.tw/503-22.htm
===================[黃成義老師中醫教室]紅斑性狼瘡-此病是血病,1.火毒型者死人甚速,當急清其火。2.寒傷者凝血有問題,造成血脈妄行,紅斑色淺而散,〈火毒者色赤甚者呈紫絳色絲狀〉,誤用寒涼只會越搞越糟。
http://www.doctorhuang.url.tw/new_forum/viewtopic.php?p=4706&highlight=%E7%B4%85%E6%96%91%E6%80%A7%E7%8B%BC%E7%98%A1#4706

.....紅斑性狼瘡,只是一個症狀,並不是病因,也非細菌或病毒。沒有經過長期身體的傷害,正常人要怎麼得?.....
http://www.doctorhuang.url.tw/new_forum/viewtopic.php?p=7194&highlight=%E7%B4%85%E6%96%91%E6%80%A7%E7%8B%BC%E7%98%A1#7194


http://baby.imagenet.com.tw/modules.php?name=Forums&file=viewtopic&p=16446

=======================個人評論:
不論〔醫鑰〕彭醫師或〔漢唐中醫〕倪醫師,都說紅斑性狼瘡 是”心臟受損導致經血逆留回心的結果”,並說以中醫可治癒,給西醫治則愈治愈慘。紅斑性狼瘡又是一則西醫搞不清病因(推給基因.遺傳...)然後也永遠無法治癒的疾病。(不知”病根”在何處的醫學,要談”根治”當然是不可能)

一位女子來診,據她所說她被西醫查出得到紅斑性狼瘡,症狀是全身關節痛,失眠嚴重,便秘,心口悶痛,於是我問道:[妳還有月經嗎?] 她回答說:[有八年沒有來經了]. 於是我再問她:[那妳是什麼時候被西醫告知妳得到這病的?] 她回答道:[這是八年前的事了.] 我就再問她:[妳當時有沒有發生很讓妳傷心的事.],她就回答道:[有的,當年我因為我先生在外面有女朋友了,執意要跟我離婚,當時我傷心到悶在家中,誰也不想見到,連續三天都關在家中,只是睡覺吃飯等等,無法做事,因為打擊太大了.] 我再追問:[妳是否自此月經就停了.] 她說:[是的,而且因為連續三個月都沒有月經,於是跑到西醫那裡一檢查,就被告之得到這紅斑性狼瘡了] . 我就問:[妳腳是冷的還是熱的.] 她回答說:[是冰冷的.] 我再問:[那妳感覺臉上是熱的還是冷的.] 她就回答說:[是熱的.]
http://www.hantang.com/chinese/ch_Articles/breastcancer8.htm.....黃老師治過這種病患者已在台大準備接受腎穿刺及類固醇治療,由家人帶來看診連續七天.每天針灸 復溜加董氏奇穴下三皇.輔以濟生腎氣丸加越婢加朮湯雙腿斑退腫消 白血球回升至正常.之後又持續來針灸.所有檢驗指數皆回復正常.唯獨尿蛋白持續居高不下,師百思不得其解 察其因其父為西醫內兒科醫生為了加強其免疫力,定期幫他注射免疫球蛋白...哎!.....
http://www.wretch.cc/blog/jocker/2057256

[漢唐中醫]紅斑性狼瘡醫案整理
http://www.hantang.com/chinese/ch_Articles/lupus.htm
===================

Labels:

Wednesday, February 25, 2009

急救法!

1最實用的「急救五招」!
2腦中風,六點刺,救命大關鍵!
3極重度脫症腦中風,彌留時的針灸急救
4腦中風「針灸基準急救手法」
5熱中暑、熱衰竭的急救
6猝死症,快用「急救五招」
7昏迷指數三分的針灸急救!
8運動猝死症,心臟病患當心!
9扎針放血救中風,還是相信為妙!
10鬼門關前,人子親身針刺救母!

Labels:

中風放血法

繆刺論篇第六十三

邪客於手足少陰太陰足陽明之絡,此五絡,皆會於耳中,上絡左角,五絡俱竭,令人身脈皆動,而形無知也,其狀若尸,或曰尸厥。刺其足大指內側爪甲上,去端如韭葉,後刺足心,後刺足中指爪甲上各一痏,後刺手大指內側,去端如韭葉,後刺手心主,少陰銳骨之端各一痏,立已,不已,以竹管吹其兩耳,鬄其左角之髮方一寸,燔治,飲以美酒一杯,不能飲者灌之,立已。

網路醫案

"以竹管吹其兩耳,鬄其左角之髮方一寸,燔治".....倒裝句

即, "鬄其左角之髮方一寸,燔治,以竹管吹其兩耳 " !

Labels:

癌症偏方

資料來源:龍潭鄉石門山太元宮,廟裡面在發的。相傳這是一個中國死刑犯,死前三天供出,怕死後失傳。
這個太元宮,真令人感心。在石門山上擺米粉,供登山客打尖。中午在此打尖,晚上去陽明山天籟吃大攤的。我們一致的結論是,太元宮米粉比天籟溫泉餐還好吃。

主治:胃癌、肝癌、子宮癌、腸癌、血癌、乳癌。
功用:清涼解毒、排臟腑熱毒及污染毒氣。
服用:男女老幼皆可服用,服藥後常有濃血排出,這是良性反應。
   痊癒後,每個月服用一次,約5~6次可以痊癒。


藥材:
半枝蓮2兩、白花蛇舌草2兩
川朴5錢、北茵陳5錢、酸棗仁5錢、金線蓮2錢、檳榔2錢、大黃1.5錢
白朮1錢、黃柏1錢、大卜皮1錢、淮七1錢、風杞1錢

煎法:
第一次,10碗水,小火煎6小時,暫勿服用。
第二次,6碗水,小火煎6小時,暫勿服用。
第一次加上第二次,一起服用。

Labels:

Friday, September 12, 2008

火巷





[別名]
火秧竻,金剛纂,純陽草,阿黎樹、羊不揩、龍骨刺,楊丫,火虹、火巷、美澤大戟,金剛樹、千年劍,火焰、臭松、苔哥刺,小青龍、紫木通、百步回陽、圓金剛,龍骨樹、羊不挨,霸王鞭。

[來源]
大戟科植物 金剛纂 Euphorbia antiquorum L. 的莖、葉、花蕊。

[形態特徵]
灌木,高達1m。含白色乳汁;分枝圓柱狀或具不明顯的36稜,小枝肉質,綠色,扁平或有35個肥厚的翅,翅的凹陷處有一對利刺。單葉互生;具短柄;托葉皮刺狀,堅硬;葉片肉質,倒卵形,卵狀長圓形至匙形,長46cm,寬1.52cm,先端鈍圓有小尖頭,基部漸狹,兩面光滑無毛。杯狀聚傘花序,每3枚簇生或單生,總花梗短而粗壯,長約4mm;總苞半球形,直徑約1cm,黃色,5淺裂,裂片邊緣撕裂;雌雄花同生於總苞內;雄花多數,有一具柄雄蕊,鱗片倒披針形,邊緣撕裂,中部以下合生;腺體4枚,2唇形,下唇大,寬倒卵形,無花瓣狀附屬物;雌花無柄,生於總苞中央,僅有一個3室的上位子房,花柱分離,基部多少合生,先端2裂。萌果球形,光滑無毛,直徑約1cm,分果爿稍壓扁。花期45月。

[生境分布]
生於房舍附近或園地,多栽培作觀賞或綠籬。

[栽培要點]
扦插繁殖。

[採集加工]
全年均可採收,去皮、刺,鮮用;或切片,曬乾,炒成焦黃。

[化學成分]
莖含蒲公英賽醇(taraxerol)3α-無羈帖醇(friedelan-3α-ol)3b-無羈帖醇(friedelan-3β-ol),蒲公英賽酮(taraxerone),莖皮含蒲公英賽醇。根含蒲公英賽醇。乳汁含大截二烯醇(euphol),β-香樹脂醇乙酸酯(β-amyrin acetate),大戟醇(euphorbol),環木菠蘿烯醇(cycloartenol)3-O-當歸醯巨大戟帖醇(3-O-angeloylingenol)

[藥理作用]
1.促癌作用:
小鼠背部皮膚剃毛,塗以3-甲基膽蒽和火秧竻提取物30星期後,背部皮膚出現數量不等的乳頭樣腫瘤,發生率為10%,若單獨塗以3-甲基膽蒽,發生率為零,表明火秧竻為一較弱的促癌物質。

[性味功能]
1.莖:味苦,性寒,有大毒。歸胃、大腸、肝經。加米共炒焦則性平。利尿通便,拔毒去腐,殺蟲止癢。
2.葉:味苦、辛、微酸,性寒,有毒。歸胃、大腸、肝經。瀉熱導滯,活血解毒。
3.花蕊:利尿,解毒。

[主治]
1.莖:主治水腫,臌脹,洩瀉,痢疾,食積,痞塊,疔瘡,癰疽,疥癬。
2.葉:主治熱滯洩瀉、痢疾,痧穢吐瀉轉筋,跌打瘀積,乳癰,疔瘡。
3.花蕊:主治臌脹。

[用法用量]
1.莖:內服:煎湯,1~3g;或入丸劑。外用:適量,剖開焙熱貼;或取汁塗。
2.葉:內服:去淨乳汁,加米共炒焦,煎湯,3~6g。外用:適量,搗爛加熱敷;或調敷。


[附方]



  1. 治臌脹:火秧竻膠(莖梗割開流出之白膠)、炒米粉、百草霜。上三味和勻為小丸,曬乾,朱砂為衣。大人服3g,小孩服2.1g,用山楂、砂仁、白芍煎水送服,隔日清晨服1次。服後待瀉四五次時,可服溫白粥則瀉止。戒鹽及鹽製食品100天。《嶺南草藥志》

  2. 治大便秘結:火秧竻汁,加適量番薯粉,為小丸如綠豆大,用新瓦焙乾候用,每服1丸。《嶺南草藥志》

  3. 治無名腫毒,大瘡:火秧竻割開兩邊,用火焙熱貼之。

  4. 治癬:金剛纂鮮莖去皮搗爛絞汁,或調醋,塗患處。《福建藥物志》

  5. 治足底挫傷瘀血或膿腫:火秧竻莖搗汁加入面粉調勻,煮熟外敷;或鮮莖搗爛加熱外敷。《福建中草藥》

  6. 治瘧疾:火秧竻心,切成黃豆大,用龍眼肉包裹,於發病前5小時吞服。《嶺南草藥志》

  7. 治急性胃腸炎,吐瀉腹痛,抽筋:火秧竻鮮葉7片,去頭尾流淨乳汁,加米15g共炒至焦黃色,水2碗煎服。(《廣東中草藥》)

  8. 治霍亂:火秧竻葉,開水洗淨,嚼爛咽下,以食至舌頭有難過時即止。(《嶺南草藥志》)

  9. 治蛇頭疔:火秧竻葉搗碎,用冷開水洗去汁,取渣加蜂蜜或紅糖搗勻外敷。(《福建中草藥》)

  10. 治乳腺炎:金剛纂葉適量搗爛,冷開水衝洗去乳汁,調蜜敷患處。(《福建藥物志》)

  11. 治足底挫傷瘀血或膿腫:火秧竻葉搗爛加熱外敷。(《福建中草藥》》

  12. 治虛蠱:煎雞蛋包好(火秧竻蕊),用八角茶送吞。(《本草求原》)

[附注]



  1. 本品有毒,必須同大米炒焦方可內服。孕婦禁服。其汁膠不可入目。《中華本草》

  2. 不可多服。若生用,性同大黃、芒硝之烈。欲止其毒,雙手放在冷水內即解也。用者須審虛實,慎之。《滇南本草》

  3. 皮膚與火秧竻樹液接觸,引起皮炎、水泡;入眼引起失明;誤食少量引起劇瀉,大量則刺激口腔粘膜,並有嘔吐、頭暈、昏迷、肌肉顫動等症狀,皮膚中毒可用清水洗滌。如誤食過量中毒,可給予雞蛋清、牛奶等服,以及靜脈注射葡萄糖鹽水等解毒。《廣西本草選編》

  4. 本品在台灣相傳可以治療癌症(因其汁液能麻醉止痛),近10年來流傳甚廣,屋前屋後栽種者多。尤其是南部地區最明顯。只是治癌的真正療效應進一步探討,不可盲目服用或推廣。

[參考資料]
1.《全國中草藥匯編》
2.《有毒中草藥》
3.《原色台灣藥用植物圖鑑》

Wednesday, August 27, 2008

盜汗

盜汗是中醫的一個病證名,是以入睡後汗出異常,醒後汗洩即止為特征的一種病征。“盜”有偷盜的意思,古代醫家用盜賊每天在夜裡鬼祟活動,來形容該病證具有每當人們入睡、或剛一閉眼而將入睡之時,汗液象盜賊一樣偷偷的洩出來。

盜汗的病人,有的一入睡即盜汗出,有的入睡至半夜後盜汗出,有的剛閉上眼睛一會兒即盜汗出。出的汗量,相差懸殊很大。根據盜汗病人的臨床表現,可分為輕型、中型和重型三種。

輕型盜汗的病人,多數在入睡已深,或在清晨5時許或在醒覺前1~2小時時汗液易出,汗出量較少,僅在醒後覺得全身或身體某些部位稍有汗濕,醒後則無汗液再度洩出。一般不伴有不舒適的感覺。

中型盜汗的病人,多數入睡後不久汗液即可洩出,甚則可使睡裝濕透,醒後汗即止,揩拭身上的汗液後,再入睡即不再出汗。這種類型的盜汗,病人常有烘熱感,熱作汗出,醒覺後有時出現口乾咽燥的感覺。

重型盜汗的病人,汗液極易洩出。入睡後不久或剛閉上眼即將入睡時,即有汗夜大量湧出,汗出後即可驚醒,醒後汗液即可霎時收斂。再入睡可再次汗出。出汗量大,汗液常帶有淡鹹味,或汗出同時混有汗臭。汗出甚者可使被褥浸濕,一夜非數次替換睡裝則無法安睡,有個別重證病人能使被褥濕透,被褥較薄或用席子時,汗液可在床板上印出汗蹟。這些病人常伴有明顯的烘熱感,心情也表現的煩燥,汗後口乾舌燥,喜歡涼水。平時可伴有低熱或潮熱,五心煩熱,顴紅,頭暈,消瘦,疲乏不堪,尿色深,尿量少,大便乾燥。

輕型與中型盜汗,對身體損傷不會太大,但重型盜汗病人,時間久了常會使病情惡化,向“ 脫症”發展,嚴重威脅著患者的健康與生命安全。

怎樣區分生理性和病理性盜汗?

盜汗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尤其是小孩生理性盜汗的發生率很高,有時弄得家長非常緊張,這就需要掌握如何區分生理性和病理性盜汗。

(一)生理性盜汗:小兒時期,皮膚十分幼嫩,所含水分較多,毛細血管豐富,新陳代謝旺盛,植物神經調節功能尚不健全,活動時容易出汗。若小兒在入睡前活動過多,機體內的各臟器功能代謝活躍,可使機體產熱增加,在睡眠時,皮膚血管擴張,汗腺分泌增多,大汗淋漓,以利于散熱。其次,睡前進食可使胃腸蠕動增強,胃液分泌增多,汗腺的分泌也隨之增加,這可造成小兒入睡後出汗較多,尤其在入睡最初2 小時之內。此外,若室內溫度過高,或被子蓋的過厚,或使用電熱毯時,均可引起睡眠時出大汗。

(二)病理性盜汗:有些小兒入睡後,出汗以上半夜為主,這往往是血鈣偏低引起的。低鈣容易使交感神經興奮性增強,好比打開了汗腺的“水龍頭”,這種情況在佝僂病患兒中尤其多見。但盜汗並非是佝僂病特有的表現,應根據小兒的喂養情況,室外活動情況等進行綜合分析,還要查血鈣、血磷及腕骨X線攝片等,以確定小兒是否有活動性佝僂病。

結核病患兒的盜汗以整夜出汗為特點。除此還有,面色潮紅、低熱消瘦,食欲不振,情緒發生改變等症狀。檢查血沉,抗結核抗體、胸片等,常可發現異常。有一點要注意,詳細查頸部有無淋巴結腫大,這對小兒結核病的診斷極有價值。

綜上所述,凡是影響人體體溫調節中樞,以及使交感神經興奮性增高的原因和疾病,都可以引起小兒盜汗。作為家長,應仔細觀察小兒,綜合分析後再作出判斷,不可盲目服藥,以免引起不良後果。

盜汗病人應怎樣自我養護?

中醫認為,“汗為心液”,若盜汗長期不止,心陰耗傷十分嚴重,應積極治療。在治療的同時,還要特別注意自我養護。主要有以下幾點:

(1)在藥物治療的同時,應加強必要的體育鍛鍊,養成有規律的生活習慣,注意勞逸結合。

(2)在飲食方面,要摸索出與自己病證有利或有弊的飲食宜忌規律,進行最適合自己食療調養。如屬陰虛、血熱及陰虛火旺的病人,應禁食辛辣動火食物,切勿飲酒,並多食一些育陰清熱的新鮮蔬菜等,以使汗腺的分泌功能牢固的在機體健康的基礎上得到恢復。

(3)在條件允許時,適當調節一下居住環境的溫度與濕度,如陰虛血熱者的居住環境就應稍偏涼一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