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June 24, 2009

三伏貼的源流與功效

三伏貼療法,源於清朝,又名天灸。
清代張潞的張氏醫通: [白芥子塗法]
『諸氣門下‧喘。冷哮灸肺俞、膏肓、天突有未有不應。
夏月三伏中用白芥子塗法往往獲效。
方用白芥子淨末一兩、延胡索一兩,甘遂、細辛各半兩,共為細末入麝香半錢,杵勻,薑汁調。
塗肺俞、膏肓、百勞等穴,塗後麻冒疼痛,切勿便去,候三柱香足,方可去之。十日後塗一次,如此三次病根去矣。


萬芳醫院
穴位: 大椎、肺俞、脾俞、定喘、膏肓。
藥物: 白芥子、細辛、甘遂、仙茅各一份,將其烘乾研成細末,加薑汁調成小丸子。
時間:貼在穴上 6 到 8 小時。

ㄧ般診所醫院
穴位: 大肺俞、心俞、膈俞。
藥物:延胡、細辛、麝香、白芥子、甘遂(、蘄艾)等中藥磨粉後,薑汁糊丸。
時間:貼在穴上 6 到 8 小時。

Labels: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