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April 26, 2009

五味與交叉作用體驗論

五味與交叉作用體驗論

五味即為 : 酸、苦、甘、辛、鹹(、淡、澀)
“辛散、酸收、甘緩、苦堅、鹹軟。”


五味交叉作用

1. 辛甘化陽
2. 辛苦開降
3. 辛酸散收
4. 辛鹹化痰消結
5. 辛淡滲濕化濁
6. 酸淡解暑
7. 酸甘化陰
8. 酸苦涌泄為陰
9. 酸鹹涌吐風痰
10. 苦甘清臟腑熱
11. 苦鹹泄熱散結
12. 苦淡清熱祛濕
13. 甘淡健脾利濕
14. 鹹甘滋肝息風
15. 鹹淡泄降利水
----------------------------------------------------
五味的本義是指藥物和食物的真實滋味。

《內經》對五味的作用和應用及陰陽五行屬性都做了比較系統的論述,
《本經》不僅明確指出“藥有酸、咸、甘、苦、辛五味”,還以五味配合四氣,共同標明每種藥物的藥性特徵,從而為五味理論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五味和其他一切事物一樣,具有陰陽五行的屬性,《內經》云:“辛甘淡屬陽,酸苦咸屬陰。”《洪範》謂:“酸味屬木、苦味屬火、甘味屬土、辛味屬金、鹹味屬水。”
《素問•藏氣法時論》指出:“指出:“辛散、酸收、甘緩、苦堅、鹹軟。”

五味的作用及主治病證分述如下:

辛,“能散能行”,即具有發散、行氣、行血的作用。一般來講,解表藥、行氣藥、活血藥多具辛味。因此辛味藥多用治表證及氣血阻滯之證。如蘇葉發散風寒、木香行氣除脹、川芎活血化瘀等。此外,《內經》云:“辛以潤之”,就是說辛味藥還有潤養的作用,如款冬花潤肺止咳,菟絲子潤補腎等。大多數辛味藥以行散為功,故“辛潤”之說缺乏代表性。此外,一些具有芳香氣味的藥物往往也標上“辛”,亦稱辛香之氣。這樣,辛就不只與味覺,而且與嗅覺有關了。隨著中外交流的發展,外來香料、香藥不斷輸入。到了宋代,由於香藥盛行,應用範圍日益擴大,對芳香藥物作用的認識也不斷豐富。具有芳香氣味的辛味藥,除有能散、能行的特點之外,還分別具有芳香辟穢,芳香化濕,醒脾開胃,芳香開竅等作用。

甘,“能補能和能緩”,即具有補益、和中、調和藥性和緩急止痛的作用。一般來講,滋養補虛、調和藥性及制止疼痛的藥物多具有甘味。甘味藥多用治正氣虛弱、身體諸痛及調和藥性、中毒解救等幾個方面。如人參大補元氣、熟地滋補精血、飴糖緩急止痛、甘草調和藥性並解藥食中毒等。

酸, “能收能澀”,即具有收斂、固澀的作用。一般固表止汗、斂肺止咳、澀腸止瀉、固精縮尿、固崩止帶的藥物多具有酸味。酸味藥多用治體虛多汗、肺虛久咳、久瀉腸滑、遺精滑精、遺尿尿頻、崩帶不止等證。如五味子固表止汗,烏梅斂肺止咳、五倍子澀腸止瀉、山茱萸澀精止遺以及赤石脂固崩止帶等。

苦,“能泄、能燥、能堅”,即具有清泄火熱、泄降氣逆、通泄大便、燥濕、堅陰(瀉火存陰)等作用。一般來講,清熱瀉火、下氣平喘、降逆止嘔、通利大便、清熱燥濕、苦溫燥濕、瀉火存陰的藥物多具有苦味。苦味藥多用治熱證、火證、喘咳、嘔惡、便秘、濕證、陰虛火旺等證。如黃芩、梔子清熱瀉火,杏仁、葶藶子降氣平喘,半夏、陳皮降逆止嘔,大黃、枳實瀉熱通便,龍膽草、黃連清熱燥濕,蒼術、厚朴苦溫燥濕,知母、黃柏瀉火存陰等。

鹹,“能下、能軟”,即具有瀉下通便、軟堅散結的作用。一般來講,瀉下或潤下通便及軟化堅積、消散結塊的藥物多具有鹹味。鹹味藥多用治大便燥結、瘰鬁痰核、癭瘤、癥瘕痞塊等症。如芒硝瀉熱通便,海藻、牡蠣消瘰散癭,鱉甲、土鼈蟲軟堅消癥等。此外,《素問•宣明五氣篇》還有“鹹走血”之說。腎屬水,鹹入腎,心屬火而主血,鹹主血即以水勝火之意。如大青葉、玄參、紫草、青黛、白薇都具有鹹味,均入血分,同具有清熱涼血解毒之功。《素問•至真要大論》又雲:“五味入謂,各歸所喜攻……鹹先入腎。”故不少入腎經的鹹味藥如紫河車、海狗腎、蛤蚧、龜板、鱉甲等都具有良好的補腎作用。同時為了引藥入腎增強補腎作用,不少藥物如知母、黃柏、杜仲、巴戟天等藥用鹽水炮製也是這個意思。

淡,“能滲、能利”,即具有滲濕利水的作用,故不少利水滲濕的藥物都具有淡味。淡味藥多用治水腫、腳氣、小便不利之證。如薏苡仁、通草、燈心草、茯苓、豬苓、澤瀉等。由於《本經》未提淡味,後世有些醫家主張“淡附于甘”,然淡味與甘味的作用,各具自己的特點,應該分別論述為是。

澀,與酸味藥的作用相似,多用治虛汗、泄瀉、尿頻、遺精、滑精、出血等證(症)。如蓮子固精止帶,禹餘糧澀腸止瀉,烏曲骨收澀止血等。故本草文獻常以酸味代表澀味功效,或與酸味並列,標明藥性。

-----------------------------------

1.辛甘發散為陽: 甘守護中氣,化生津液,助辛發散。 甘能緩辛走散峻烈之性,動靜相濟。

2.辛開苦降 辛多升提性散能開結宣通。 苦多清降下行,能降泄清熱燥濕祛瘀。 二者合用辛開苦降,使清濁各行其道,陰陽並調。 一通一降,一開一泄,通降氣機。〈能分解寒熱,祛痰濕,蘊熱,瘀血〉

3.辛散酸收 散中有收,斂中有宣,相反相成。

4. 辛鹹化痰消結 辛能行能散。 鹹能軟堅散結化痰。 辛輔佐鹹軟堅散結化痰之力。 兩者相輔使腫塊頑痰消散,常用於治療瘰癧、瘿瘤、頑痰。

5.辛淡滲濕化濁 辛行氣化濕。 淡滲濕利水。 欲降先升,氣行則水行,兩者合用治療濕濁痰飲。

6.酸淡解暑 酸能收斂耗散之氣,生津液。 淡能滲濕〈暑必挾濕〉。

7.酸甘化陰 酸主收。 甘主生化滋養。 酸得甘助,陰更能生化。 一斂一滋兩濟其陰。

8.酸苦涌泄為陰 酸收苦降皆為陰的特性。 當某些酸味藥與苦味藥相配伍後,能起到因勢利導,涌吐痰食之作用。 苦酸相配還具清熱瀉火,養陰生津之功。

9.酸鹹涌吐風痰 酸瀉肝斂肝。 鹹軟堅化痰。

10.苦甘清臟腑熱 苦能泄熱而堅陰,泄中有補。 苦能傷脾,甘能補脾。 苦溫燥濕,甘溫益氣 , 苦甘溫 → 健脾益氣祛濕。 苦寒清熱,甘寒養陰 ,苦甘寒 → 養陰清熱。

11.苦鹹泄熱散結 苦清熱燥濕泄下逐瘀。 鹹軟堅散結化痰。 兩者合用泄熱軟堅,攻下瘀熱,化痰散結。

12.苦淡清熱祛濕 苦能燥濕。 苦寒清熱,苦溫助陽化氣行水。 淡能利水滲濕。 苦寒淡燥濕利濕清熱。

13.甘淡健脾利濕 淡味皆附於甘。 淡能滲濕,甘能補脾。

14. 鹹甘滋肝息風 鹹屬水能下行。 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 二者合用能平息陰虛火旺生風之証。

15.鹹淡泄降利水 鹹性趨下。 淡味滲濕。

Labels: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