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June 24, 2009

三伏貼就是在三伏天

(即初伏天、中伏天、末伏天,初伏天為夏至後第三個庚日,第四個庚日為中伏天,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為末伏天)
這三天裡,在我們背部一些治療哮喘的穴位上,貼上化痰定喘的中藥,以減緩氣喘的發作,
通常每年於每伏天各貼一次,連續貼三年,對於常年受氣喘病所苦的病患,就能有所改善。

「中藥伏貼」是趁夏季疾病緩解期時,對患者治療的一種方法,
是根據「冬病夏治」的治療原則而來,
在三伏日時將「益元膏」貼於背部的特定穴位。
益元膏作法取白芥子、元胡、甘遂、細辛、麝香 等研成細末,
用薑汁調成膏狀備用。

將益元膏分鋪在六塊直徑約五公分的蠟紙或玻璃紙上,
貼於背部肺俞、心俞、膈俞穴,再用膠布固定。
這種方法在夏天的初伏、中伏、末伏各貼一次,每次貼4~6小時,
時間不宜過長,以免皮膚受傷,
每三次為一個療程,每年一到夏天就貼,連續貼3~5年。
本診所已有多年的治療經驗,經由北京廣安門醫院臨床證實,
對過敏氣喘的患者85%以上有不同程度的使感冒減少,咳喘、咳痰
減輕,並增強抗病能力。



-----------------------------

每天都可以貼的不是中醫的"三伏貼",因為據我的觀察"三伏天"是有季節性的,據萬年曆上所查到的
夏至後第三個庚日為「初伏」
---94年(國曆7/15<農曆6/10>)
---95年(國曆7/20<農曆6/25>)
---96年(國曆7/15<農曆6/2>)

夏至後第四個庚日為「中伏」
---94年(國曆7/25<農曆6/20>)
---95年(國曆7/30<農曆7/6>)
---96年(國曆7/25<農曆6/12>)

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為「末伏」
---94年(國曆8/14<農曆7/10>)
---95年(國曆8/9<農曆7/16>)
---96年(國曆8/14<農曆7/2>)


中醫是一門"時間醫學",這部份如你有空可至重慶南路那幾家中醫書店參考經絡學說方面的書籍
如"子午流注與氣功健身"---

也是一門"天人合一"的醫學

這些在中醫的經典著作"黃帝內經"中到處都有蹤跡可尋如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以下是網上找來的引述---不好意思東拼西湊的把原出處給遺漏了---敬請原出帖者見諒---


中醫認為天人是合一的,「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炎熱、陽氣最旺的日子,加上人體陽氣旺盛皮膚
腠理完全開泄,藥物最容易由皮膚滲入穴位經絡直達病處,達到扶正祛邪的效果。
由於氣喘、過敏性鼻炎等病在肺(呼吸系統),配五行屬金,故於夏至後的炎熱季節,選擇
屬金之『庚』日或『辛』,每隔十日,連續三次於特定穴位用一些辛溫、溫陽、逐痰、祛寒的
中藥進行穴位敷貼,經由經絡氣血直達病處,達到扶正祛邪的效果。
所謂「冬病夏治」,在夏季治療秋冬易發之呼吸系統疾病,可達到最好的效果。
研究報告指出,依此法連續三年,對氣喘及過敏性鼻炎的療效非常好。


早在二千多年前,中醫就提出了“天人相應”的理論,認為人與自然界是一個相互統一的整體,
自然界的變化可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人體,機體也相應地產生反應。
防治疾病時順應天氣和時節的變化,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即
所謂的“子午流注、適時開穴”
理論。
冬天容易發生的疾病可以在夏天防治,在夏天易於滋生的疾病也可以在冬天防治,即
“冬病夏治、夏病冬防”。


中醫與時間生物醫學

人和一切生物都有生物節律,這是生命在長期進化過程中適應於自然界的一種表現,中醫把
這種現象稱為“天人合一”。
研究生物節律與醫學關係有重要意義,它將深刻改變現代醫學的面貌。
而中醫理論早就十分重視生物節律與醫學的診斷和治療的關係,這主要體現在中醫用干支記時的
“子午流注”方法,
來掌握疾病發生的規律,以及作為治療用藥指導上。

在《靈樞順氣一日分為四時篇》中說:“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晝安,夕加夜甚------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是氣之常也,人亦應之,以一日分為四時,
朝則為春,日中為夏,日入為秋,夜半為冬。
朝則人氣始生,病氣衰,故旦慧;日中人氣長,長則勝邪,故安;
夕則人氣始衰,邪氣始生,故加;夜半人氣入臟,邪氣獨居於身,
故甚也。”
張仲景在《傷寒論》、《金匱要略》中也敍述了這樣觀點:
“呼吸出入,上下於中,因息遊布,津液流通,隨時動作,效象形容,春弦夏洪,秋浮冬沉。”
他同時敍述了六經病的生物節律現象:“凡病欲知何時得,何時愈?

------日中得病半夜愈者,以陽得陰則解也,夜半得病明日日中愈者,以陰得陽解也。”
“太陽病欲解時,從巳至未上;”“陽明病欲解時,從申至戊上;”
“少陽病欲解時,從寅至辰上;”
“太陰病欲解時,從亥至丑上;”“少陰病欲解時,從子至寅上;”
“厥陰病欲解時,從丑至卯上。”
這樣就為六經病的治療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時機。

“子午流注”是根據《內經》中“天人合一”的理論為基礎的,一晝夜,氣行五十周於身,
並根據人體12條經脈流注程式

,以子時一刻乃一陽之生,至午時一刻乃一陰之生,將臟腑配合在陰陽五行天干地支上成為
“子午流注法”,提出按時取穴治療。

“子午流注”取穴法分為兩種,一種是以天干為取穴方法的“納甲法”,
另一種是以地支為取穴方法的“納支法”。中醫常用的多為“納支法”。

在“納支法”理論中,十二經氣血流注順序如下:

肺:寅時(淩晨3-5時)→大腸:卯時(淩晨5-7時)→胃:辰時(7-9時)→脾:巳時(9-11時)
→心:午時(11-13時)→小腸:未時(13-15時)→膀胱:申時(15-17時)→腎:酉時(17-18時)
→心包:戌(19-21時)→三焦:亥時(21-23時)→膽:子時(23-淩晨1時)→肝:丑時(淩晨1-3時)。

Labels: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